• 首页
  • 专业文章
  • RQ商城
  • 登录 注册
首页 专业文章训练 | 关于跑步肚子饿,你需要知道的!

训练 | 关于跑步肚子饿,你需要知道的!

补给跑到肚子饿
作者:RQ教练 日期:2025-08-19 15:20:04 浏览:58



 你会跑到肚子饿吗? 

当我们进行LSD训练,或是早晨进行跑步训练前,没有提前吃点早餐,常常会跑着跑着,肚子就开始饿了起来~

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对于训练有什么影响吗?

article_img/2025-08-19/68a422e67d9fc1958.jpg

 首先 

我们需要了解,身体的能量来源有三种,碳水化合物(肝醣)、脂肪和蛋白质。每一种来源都可以经由身体的代谢系统进行转换,成为日常各种活动所需要的能量。

article_img/2025-08-19/68a4217266da41429.jpg

进一步来看,代谢系统,可以分为两大类,有氧系统与无氧系统,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有无“氧气”的参与。

顾名思义,无氧系统即无须氧气,就可以进行能量的转换,而有氧系统则需要氧气参与到代谢系统转换的过程中。

当然,我们身体不会像机器一样,进行能量转换时,有一个有氧与无氧开关,一开一关,立马切换;而是随着运动强度变化,不同代谢系统作用的比例,不断的变化。

举例,当短距离冲刺,需要快速启动,加速时,身体就会调用非常高比例的无氧系统,以达到大脑下达加速的指令。相反,当强度逐步降低,能量即时需求不高,则慢慢转变为有氧系统主导。

article_img/2025-08-19/68a422f8c62993797.jpg

对耐力运动员来说,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氧系统,经过长期训练后,有氧代谢能力不断提升,可以有效地利用身体储能最多能量来源——脂肪。

但身体在刚开始活动的时候,首先会先利用肝醣作为能量来源,因为不需要氧气,是最快可以调用的能量来源,问题是肝醣在身体里的存量很少,很容易在高强度运动状态下消耗完毕,所以,只有在启动或是冲刺阶段会大比例的调用。

article_img/2025-08-19/68a423092dd3a8083.jpg

 另一方面 

以脂肪作为有氧系统的能量来源,反应较慢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后,才会成为主要“燃料”,这也是我们常常听到有建议,有氧运动需要持续进行30分钟以上,才会有减脂的效果了。

看到这里,应该可以理解,持续进行低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,身体的供能就会以脂肪为主。

article_img/2025-08-19/68a4231a837387970.jpg

一般来说,蛋白质(也就是身上的肌肉)几乎不会被当作燃料,进行能量转换。但确有可能发生在耐力运动员身上,因为,耐力运动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中低强度训练。

例如,运动过程中,没有进行能量补给,当身体中的肝醣耗尽时(例如,3小时以上的骑乘,或是2个小时以上LSD),脂肪供能不及时的状态下,蛋白质就会被迫动用来产生能量,换句话说,就是把身体的肌肉组织分解,转化成为能量,以维持身体的活动力。

而且,长时间运动后,肌肉中的肌纤维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,此时,身体也需要蛋白质进行修补与重建,才能变得更强壮。

如果运动过程中,或是训练结束后,刻意的节食,没有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,肌肉将无法获得“材料”进行修复,肌肉的质量将每况愈下,虚弱的肌肉无法对关节产生保护,连带着,运动伤害发生的机率就会提高了。

 因此 

运动时,进行适当的补给,30~40分钟进行一次补给,除了降低饥饿感、延缓疲劳产生、增加续航力外,也对于训练后的身体恢复、降低肌肉损伤有帮助喔!

article_img/2025-08-19/68a4232c49e4f3100.jpg


(0)
(0)
用户留言

最新文章
  • 训练 | 关于跑步肚子饿,你需要知道的!

    2025-08-19 15:20:04

  • 预测VS实际成绩-324超级比赛日深度分析

    2025-08-12 17:21:09

  • 分析 | 324超级比赛日 RQ跑者数据

    2025-08-11 17:21:02

  • 2025 RQ夏训营 第二阶段转换课

    2025-08-10 00:41:53

  • 见闻 | 从马拉松记录历史看未来发展趋势

    2025-08-06 10:23:24

热门文章
  •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

    浏览:73131

  • 训练状态|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?

    浏览:59977

  •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?

    浏览:58922

  •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:间歇训练

    浏览:35132

  •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?

    浏览:33157

标签列表
  • 跑到肚子饿
  • 补给
  • 成绩预测
  • 跑者比赛数据
  • 马拉松记录历史
  • 减量和恢复
  • 训练强度
  • 训练量
  • 交叉训练
  • 间歇跑训练
  • 连续跑训练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连接wahoo
  • 马拉松历史
  • 训练营
  • 营养建议
  • 跑姿分析
  • 赛事2.0
  • 群组讨论区
  • RQ五力
  • 运动月历
  • 月度统计
  • 周期训练
  • 训练强度
  • 白金会员
  • 白金会员
  • 新用户福利
  • 补水计划
  • 盐分的补充
  • 补水量的计算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
微信公众号
小红书

下载 RQrun手机应用

App Store Android
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