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
  • 首页
  • 专业文章
  • RQ商城
  • 消息中心
  • 连接设备/上传记录
  • 登录 注册
首页 专业文章训练|触地时间分析

训练|触地时间分析

触地时间
作者:RQ教练 日期:2022-06-02 11:05:36 浏览:5455

之前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用软件分析了目前几位2016年男子世界纪录保持人的技术数据,发现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:竞赛距离愈短,脚掌的触地时间也愈短,而且存在正比关系(表格中的绿底部分),也就是说当时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人丹尼斯.基米托(Dennis Kipruto Kimetto)的触地时间是所有田径项目中最长的,长达162毫秒;百米的世界纪录保持人博尔特(Usain Bolt)的触地时间是最短的,只有78毫秒。


长期分析来看,八成跑者的触地时间都在200毫秒以上。如果你想提高速度的话,缩短触地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向。表格中的这些数据可以当成各类跑者的参考指标,比如说你是练短跑的,但在冲刺时的触地时间都在100毫秒附近,那就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,此时不管体能、肌力练得再强大速度都很难再提升,训练重点反而要放在缩短触地时间上面。

article/2022-06-02/16541392596739.png

那要怎么缩短触地时间呢?提高步频就可以了吗?并非那么简单。

前阵子在帮花莲的一位朋友分析跑步动作时,发现他以马拉配速(M配速)在训练时,步频可以达到200spm (每分钟200步,每步费时300毫秒),触地时间就占了230毫秒,腾空时间只有70毫秒→触地时间÷腾空时间=230÷70 = 3.28。离世界纪录的触地空腾空比1.0还有很大一段差距。


虽然步频很高,看起来很有效率,但触地时间太长,效率都被吃掉了。因为触地时的脚掌必定处于静止状态,此状态会拖到身体前进的速度,所以触地时间愈短愈好。


由此,我们也可以发现高步频并不等于较短的触地时间。触地时间与步频应是两个独立的数值。


此外,还发现不管这些世界纪录保持者的竞赛项目为何,从博尔特到丹尼斯的腾空时间分别落在156与162毫秒之间(表格中的红底部分),非常接近,它所代表的意义是:不管速度快慢(从时速21到37公里),这些跑者都不会利用推蹬地面来创造更长的腾空时间,因此他们的垂直振幅都相当小。


这项发现的另一层意义是:推蹬是有助于延长腾空时间和步幅,只是这一点效益会带来其他更多缺点,所以连世界纪录保持者都不这么做,我们也不建议这么做,我们可以看到全马世界纪录保持者的腾空时间是162毫秒,博尔特是156毫秒,可见透过延长腾空时间来增加步幅或提高速度,并不是正确的训练方向。

(7)
(6)
用户留言

最新文章
  • 知识 | 温度和爬升会影响PB吗?

    2025-10-21 11:10:07

  • 人物 | 比赛型的破三选手

    2025-10-14 17:58:26

  • 人物 | 追求长久快乐地奔跑

    2025-10-10 11:33:12

  • 2025 RQ夏训营 第四阶段转换课

    2025-10-05 07:13:25

  • 人物 | “俗人”的信念

    2025-09-28 15:25:05

热门文章
  •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

    浏览:74846

  • 训练状态|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?

    浏览:64064

  •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?

    浏览:60553

  •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:间歇训练

    浏览:35997

  •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?

    浏览:33938

标签列表
  • 马拉松比赛
  • 严肃跑者专访
  • 训练营
  • 我和跑步的故事
  • 我和跑步的故事
  • 跑者特别企划
  • 跑步故事
  • 肌氧饱和度
  • RQ官网
  • 跑到肚子饿
  • 补给
  • 成绩预测
  • 跑者比赛数据
  • 马拉松记录历史
  • 减量和恢复
  • 训练强度
  • 训练量
  • 交叉训练
  • 间歇跑训练
  • 连续跑训练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连接wahoo
  • 马拉松历史
  • 训练营
  • 营养建议
  • 跑姿分析
  • 赛事2.0
  • 群组讨论区
  • RQ五力
  • 周期训练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
微信公众号
小红书

下载 RQrun手机应用

App Store Android
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
回到顶部
常见问题 名词说明 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