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专业文章
  • 会员权益
  • 个人中心
  • 登录 注册
首页 专业文章分享|24小时超马赛的训练方式

分享|24小时超马赛的训练方式

训练体能LSD
作者:高志明 日期:2021-03-18 09:37:03 浏览:2577

24小时超马赛的训练方式

文/高志明 (爱上马拉松Blog)



article/2021-03-18/16160321843935.png



24小时超马赛事,重点可能不在训练量多大,只要月跑量有400KM上下的基本功,并维持轻松跑的方式慢慢跑,控制身体不出问题,并有耐心的跑下去,通常都可以顺利完赛。以下以问答方式来分享24小时赛事的训练:


Q1.谁适合参加24小时赛?

A: 最好有5场以上12小时赛或100KM的经验再来挑战会比较适合。


Q2.大约要多久的时间准备?

A: 通常需要5个月的时间,如果平时都有在参加赛事者,最好也需要3~4个月准备。


Q3.月跑量应该要多少?

A: 没有一定要多少? 但月跑量400~500KM是个基本功,通常是逐月增加100KM的月跑量,赛前1个月最好到达600~700KM的跑量比较保险。


Q4.如时间不够,跑量不足,要如何训练?

A: 可以用质(强度)取代量,如平常超马速度为6分,周间练习与假日长跑的强度都改为5分半内,通常会增加30%的训练效率。如6分速跑2小时为20KM,如用5分半跑2小时可以达到快22KM,但实际的训练效果可能等同6分速跑25~28KM的效果。


Q5.需要天天跑吗? 最好怎样分配?

A: 不用天天跑,周间可以跑3~4天(连续较佳),假日选1天跑长一点(如50KM以上),如果没有时间,假日长跑是不能省略的,假日长跑前一天请休跑。


Q6.既然是超马训练,为何不能只靠假日长跑?

A: 周间跑的目的,是在培养体能与疲劳恢复,以RQ状况指数来说,周间连续的训练可以让体能增加,疲劳指数也同步增加,当周遇到假日长跑时,可以把疲劳指数拉到最高,然后下周重来,这样训练每周都会把体能与疲劳指数同步垫高,到了比赛减量时,疲劳指数会大幅降下来,身体自然可以承受一次性的疲劳考验。如果没有周间的练习,疲劳指数很难持续往上走。如图,7/1到7/23透过4次的假日长跑与每周4次18KM周间跑,让RQ体能指数从19成长到26,疲劳指数也从28成长到40的耐受考验。

article/2021-03-18/16160321972600.png


Q7.训练周期除了周之外,还有什么周期?

A: 最简单就是1周跑几天加上假日长跑,每个月有一周的B2B(Back to Back,连续长跑练习),可以早晚跑或连续两天长跑都可以,距离为40~60KM(B2B就是两倍喔),B2B练习的隔周,假日长跑可以考虑减半或休息一次,让身体的疲劳一个月可以得到休息,避免过劳。


Q8.赛前多久减量,如何减?

A: 通常是赛前3~4周开始减量,除了减量之外,强度也可以降低到比赛的速度。假设是3周的话,赛前3周减最大量的30%(如周量200减到140KM),前2周再减30%(140减到100KM),前1周再减30%(100减到70KM),过程体能会下滑,但疲劳指数下滑的更快,让你有能力可以应付比赛的负荷。如图,赛前3周的体能指数是27,开始减量,疲劳指数从41下滑到只剩下12,但体能指数却还保留在22左右。当天24小时赛后,疲劳指数也只到37而已,当然数字不能完全代表身体的感受,但确实比赛完毕并没有累到不行的感觉。

article/2021-03-18/16160322095859.png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高志明

2010初马(台南马拉松3小时55分)

马拉松70+场,最佳成绩3小时04分(2014国道马拉松)


article/2021-03-18/16160322826217.jpg


超马赛事成绩:

2012年东吴12小时130 km(第2名)

2013年高雄12小时129 km(第2名)

2014年12小时赛大满贯(台北嘉年华/高雄/新竹)

2014年亚洲杯100公里国际超马赛(第5名)

2015年香港12小时国际赛137 km(第2名)

IAU M50国际12小时分龄纪录

2015年北大12小时133 km(第2名)

2015年高雄12小时赛130.5 km(第1名)

2017 台北超级马拉松24H第2名  225 km

2017 IAU世界杯24H中国台北代表队 230 km


著作:

一双慢跑鞋:一年内完成42K马拉松训练计划

出版社:创意市集, 2017年 08月 06日



(5)
(3)
用户留言

最新文章
  • 功能 | 群组讨论区、赛事2.0、跑姿分析强势上线

    2025-07-04 16:02:07

  • 功能 | RQ五力

    2025-07-03 17:32:28

  • 功能 | 数据控的福利!(官网)

    2025-06-20 15:04:14

  • 知识 | 一文搞懂周期训练

    2025-06-20 11:21:54

  • 分析 | 如何安排训练强度 (下)

    2025-06-10 17:12:16

热门文章
  •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

    浏览:72317

  •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?

    浏览:58412

  • 训练状态|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?

    浏览:57608

  •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:间歇训练

    浏览:34637

  •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?

    浏览:32716

标签列表
  • 跑姿分析
  • 赛事2.0
  • 群组讨论区
  • RQ五力
  • 运动月历
  • 月度统计
  • 周期训练
  • 训练强度
  • 白金会员
  • 白金会员
  • 新用户福利
  • 补水计划
  • 盐分的补充
  • 补水量的计算
  • 排汗率
  • 马拉松比赛
  • 生理周期对训练的影响
  • 长跑趋势
  • 跑步训练
  • 中长跑
  • 运动心理
  • 游泳训练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跑步装备
  • 停训对运动表现的影响
  • 停训焦虑
  • 运动恢复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厦门马拉松
  • 感知时间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
RQ官方微信
微信公众号
RQ小红书
小红书

下载 RQrun手机应用

App Store Android
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